袁隆平助理:工程院发了一季度津贴15000,袁老:发到哪儿了?

2021-09-15 15:35:02

问答营销推广

  斯蒂芬·茨威格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里有这么一句话来描述英雄:

  “一个民族,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;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,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,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。”

  袁隆平

  他在人间播种子,在天上撒甘露

  “国士无双”,很荣幸生于华夏,见证中国版“神农”的研究成果——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。

  年轻时的袁老便说过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,他拥有两个梦想。

  第一个梦想目标早在20世纪中旬便已经实现,那便是让生在中国的每位老百姓都吃饱饭,如今的中国人不仅仅可以实现全民温饱,甚至都完成了步入生活小康的水平。

  于是,他剩余的半辈子时间里,都在为自己第二个理想目标而奋斗。

  第二个目标,便是心怀天下,希望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吃饱饭。在他离别之际,91岁高龄的袁老还在水稻试验田里耕耘,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
  袁隆平

  风浪会再次吹拂麦田,是它在替袁老看看人间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袁老曾弯腰播撒的种子早晚会参天,禾下乘凉梦也不再是妄言。

  袁老的这一生都奉献在了稻田里,相信未来的一天,我们华夏子孙终会实现他“禾下乘凉梦”。

  当新时代的青年提起“袁隆平”时,很多人都会想到课本教材上的那一篇有关袁隆平爷爷的文章。

  然而,人们对于袁老的认识,往往仅仅局限于他的研究成果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。然而,在生活中的袁老,其实是一个十分可爱的老头儿。

  袁隆平

  可爱的袁老,月补贴5000

  2019年时,有一个关于袁隆平院士的一段日常视频火遍了全网,视频里主要有两个人物,一位是袁隆平院士,一位是袁老的助理。

  助理向袁老汇报了近期的收入情况,其中,包括一项是工程院给袁老发的津贴,一个季度15000元。

  一个季度15000元,也就是一个月5000块。对于一位为我国养活上亿人的科学家来说,其实并没有十分的富裕。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,可能人均月收入也会比这个多很多。

  于是,很多网友看完视频,纷纷调侃说发得少了,让工程院加钱。

  然而,我们的袁老并不以为然,还打趣地问自己的助理:“发到哪儿了?”这个生活中有趣的小记录,其实,更多地体现了袁老的金钱观和生活观。

  袁隆平

  他的生活里从来没有奢侈的享受,早在第五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上,他就简单陈述过自己的平凡生活,每天除了下试验田来指导、观察、记录水稻实验,就会去拉拉小提琴,用音乐来放松自己的生活。

  即使很早就拥有“杂交水稻之父”的美称,这位世人敬仰的科学家最喜欢的衣服不是高昂的西服,而是一件超市买来的15元的老头衬衫;

  去外地工作出差,坐飞机也是选择更为实惠、划算的经济舱……

  在袁老分享的这些小日常里,你是否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家院士?

  其实,老百姓对于国家院士的认识还是存在比较大的误解的。

  院士是国家给予的终身荣誉,是针对在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有很大造诣的科学家所颁发,是对他们的付出最大的肯定和认可。

  袁隆平院士

  在我们国家里,院士通常分为两种,一个是中国科学院院士,一个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
  袁隆平先生早在1995年便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并且在2018年便获得了“未来科学大奖”和改革先锋称号。

  在2019年9月中旬,袁隆平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。在中国,他得到了国家最高的认可与支持。两院院士每人每月津贴大概也就在不到千元左右的水平(包括医疗保健、乘车外出工作补助等)。

  如果到达80周岁,可以晋升为资深院士,资深院士可以享有每人每年1万元人民币津贴,但是不再拥有院士选举的投票权。

  袁隆平

  袁隆平作为实现中国全体人民都吃饱饭、不再忍受饥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,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年薪上亿般的富有,甚至在存款上,可能还不及一个煤矿的老板。

  即使他已经拥有家喻户晓的名声,但在其他国家企图用价值不菲的财富和物质诱惑时,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很多高薪聘请的邀请,全心全意只为了中国梦的实现。

  实际上,袁隆平很早以前就曾表露自己对于财富的见解,他的财富观概括起来大概就是:“钱是要的,因为要生活,但是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;钱是要拿来用的,该用则用,不挥霍不浪费,不小气不吝啬。”

  即使自己没有亿万财富傍身,但他却算是“中国第一慈善之父”。首当其冲就是让所有中国人都吃饱饱,健健康康,再也没有让当代年轻人体会过中国饥荒时刻的煎熬。

  他将自己微薄的工资,划分得井井有条,除了自己日常生活开支,还抽出一部分捐赠给母校做奖学金,国家危难之时也会挺身而出,捐款数额上丝毫没有不忍心过。

  2020年2月,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冠疫情的危机时刻之中,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疫区的报道,许许多多隔离的人们,由于物资短缺,吃饭也成了不小的问题。

  袁隆平院士看到相关报道后,选择在情人节这一天,用自己最浪漫的方式,向武汉市蔡甸区捐赠了200吨丝苗米,简单朴实的希望自己的捐赠,可以让疫区的百姓吃饱饭。

  这种关于财富、金钱的观念,颇有一种范仲淹古文中的:“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”的感觉。

  如果袁老没有超脱的心态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,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、看得透、想得通?

  袁隆平院士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水里,脚踏黄土,背朝蓝天,这都源于他满腔对粮食安全的忧虑和对平民百姓的情怀。

  执着于内心的信念和信仰,咬定青山不放松。耐得住寂寞,挡得住诱惑,守得住清贫,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。

  袁老之风范,日久可见人心,无需他人的三言两语而判定,他对中国的一腔热血,对中国的贡献早就深入人心,让人难以忘怀,中国人将永远铭记这位工程院院士的赤子之心。

  余生请你好好吃饭

 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,袁老彻底与我们告别。

  有些人说袁老师在等着大家好好吃完午饭,再挥手告别。他一生都在为了让全世界的人吃饱饭而奋斗,即使是离别之前,依旧在担心大家的吃饭问题。

  袁老住院清醒时期,他也曾告诉照顾自己的护士、医生们,自己并不需要太多的照顾,大家一定要好好吃完饭。就是这样的袁隆平院士,不管何时都在为梦想而努力。

  回顾他的一生,他年轻时的出身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农民家庭,而是一个书香门第。在父亲的反对之下,历经坎坷才选择了农业专业。

  袁隆平

  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,原本从事红薯研究的袁隆平,面对中国粮食极其短缺的现状。在当时的“大饥荒”时代里,袁老决定开始从事研究水稻育种。

  经过一系列的失败,袁老都不曾放弃,终于在一次次尝试之中,找到了水稻中杂交组合存在优势。突破瓶颈期的袁老,更是勇往直前,将杂交水稻的组合视为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。

  1973年时,袁老带领着自己的研究团队每天泡在水稻田里,不断地尝试、记录、实验,发展了独家的杂交水稻“三系配套法”,实现了比常规水稻增产20%左右的历史创造性的突破,粮食的增产,更加稳定了中国的稳定发展,让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终于有了更为有力的保障。

  拥有重大突破的袁老,依旧没有放弃过杂交水稻的培养,依旧在田间不断地忙碌。

  21世纪中,袁老更是带领团队实现了亩产700、800、900、1000公斤等等的超级水稻目标。一个个看似天方夜谭一般的数字,都在实现着。

  而数字背后的故事,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成果。

  袁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提高水稻产量,原因便是他所说过的一句话:“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,特别是中国有超过60%的人以稻米为主食,因此提高水稻产量,对保护世界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。”

  而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辽阔,但面对14亿人口,耕地面积并不多,粮食安全是存在隐患的。时间总是转瞬即逝,袁老脸上也逐渐爬满了皱纹。

 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,袁老依旧不减当年的热情和工作强度,每天保证80%的时间,忙碌于杂交水稻的培养。

  因为长时间的赤脚浸泡在春天冰冷的水稻田里,袁老患上了肠胃炎。就算是疾病和年龄面前,袁老还是敢于撸起袖子,在风吹雨打中耕耘,在骄阳烤炙下劳作,为我们年轻一辈的青年,树立了时代榜样,是吾辈学习之光。

  随着一个时代榜样英雄的陨落,我相信终会有下一个英雄的出现。

  但,我们始终要记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、国家工程院院士——袁隆平,他那种矢志不渝的初心,他那种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热爱,他那种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的高洁品格……

  而我们新时代青年,能够做好的,便是从小事做起,奋发图强的学习新的知识理念,做到好好吃饭,勤俭节约,珍惜自己餐盘里的每一粒米,知道它们来之不易。

  好好吃饭,吃饱饱,落实光盘行动,可能这会是对袁老来说,最好的礼物吧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松原信息社版权所有